鳑鲏:钓鱼人最讨厌的鱼之一,养鱼人看它也
不知道大家在捞鱼时,有没有经历过“疯狂进鱼”的时刻?也就是在池塘里放鱼篓子的时候,猛然一提篓子,发现里面全是噼里啪啦活蹦乱跳的小鱼,个个五彩斑斓,样式喜人。
但仔细一看这些小鱼,只会让人头疼,然后多数人会选择将它们原样放生。
像这些鱼,就属于鳑鲏(pánɡ pí)。它们号称“钓鱼人最讨厌的鱼”,即便收获满满,依旧要将其扔掉。这是为何?难道鳑鲏就不是鱼了?
钓鱼人最讨厌的鱼
关于这个鳑鲏,在钓鱼界有个说法,那就是“鳑鲏遍地走,无一鱼上钩”。前一句的意思就是,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鳑鲏。
鳑鲏之所以如此泛滥,主要也是因为它们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产卵跟撒花粉似的,到一个地儿就产一波卵,直到所有水域都遍布鳑鲏的子子孙孙。
由于鳑鲏的生存环境特别广,以至于几乎全国范围内的水域,都有鳑鲏的存在。如果你发现哪块水域没有鳑鲏,那绝对是这块水域的水质不正常。
也正是由于“鳑鲏遍地走”,所以钓鱼人才会在各大战场上邂逅鳑鲏,并和其斗智斗勇。然而,尽管鳑鲏数量多、哪都有,但钓鱼人好像不太喜欢这种鱼类。这又是为何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两方面因素可以解答。
一方面是鳑鲏的吃食方式比较离谱。一旦鳑鲏发现鱼钩上的饵料,立马就会对饵料群起而攻之,顷刻之间就能吃光所有的饵料。在这种情况下,钓鱼人就得不停的换鱼食。往往一袋鱼食还没用多久,立马就见底了,这种情况就很影响钓鱼者的心情。
除了吃食比较快以外,鳑鲏还有一点令人讨厌,那就是不咬钩。由于鳑鲏的嘴巴特别小,以至于钩子根本钩不到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鳑鲏几乎是无敌的存在。无论鳑鲏怎样腾挪扭转,都能从鱼钩下逃脱。
钓鱼人往往看着浮标一上一下,但是一拉钩却发现轻飘飘的。持续的次数多了,钓鱼人的耐心也就耗尽了。所以这也是钓鱼人不喜欢鳑鲏的一个点。
长不大的鱼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问了,这个传说中的鳑鲏究竟是啥?它跟其它鱼又有什么区别?这个所谓的鳑鲏,就是淡水池塘中一种极其细小的鱼。成年鳑鲏的体长一般只有3-5厘米,体重只有20-30克,比一颗糖果大不了多少。
它之所以这么小,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寿命比较短。一般只有1-2年左右,2年以后就直接挂了,所以也长不了多大。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基因所致。鳑鲏往往长到5厘米的时候,就停止生长了,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都趋于成熟化。在这种情况下,鳑鲏的生长发育就被禁锢住了。甭管你给它吃多少鱼食,它都没法长大。
可以说,鳑鲏这种生物,就像钓鱼界的鸡肋似的。只可用来助兴,不可用来炫耀。
池塘里的清道夫
当然了,鳑鲏作为一种杂食性动物,基本上啥都吃。比如像水里的水草,水中的浮游生物,还有水面上的水生昆虫等,都是鳑鲏的捕食对象。
更有甚者,科学家甚至还在鳑鲏的胃里发现了沙子。虽然不知道这些沙子是做什么用的,但光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鳑鲏这种生物的食谱非比寻常。
也正是由于鳑鲏有着啥都吃的属性,所以它一直肩负着“池塘清道夫”的角色。池塘里的生态系统稳定,都得靠鳑鲏这类生物来维持。如果没有鳑鲏的话,那这座池塘的水质早就肮脏的不像样了。
喜欢安静
虽然鳑鲏是属于池塘里的清道夫,但它本身其实也是热爱清新环境的。不能因为人家是捡垃圾的,就以为人家不爱干净。像鳑鲏这种生物,最喜欢生活在静谧的溪水当中。
尤其是那种有隐蔽环境的溪水,是鳑鲏生存的绝佳宝地。它们往往会把石头和水草当做自己宫殿的装饰,这样就能享受一种居住乡野别墅的快感了。
根据科学家的分析,在这样的环境中,鳑鲏的情绪最为稳定,它们的寿命也最长。
外出成群结队
当然了,虽然在独居时候比较安静。但一旦外出的时候,鳑鲏就开始成群结队了。就像海里的沙丁鱼一样,挤成一团,你追我赶。
它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自身安全考虑。如果不成群结队的话,到时候很容易被天敌给捕获。只有团结协作起来,才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外敌,并迅速逃窜。
就算逃难不及时,身边还有那么多小伙伴嘛。万一哪位小伙伴运气不好,被天敌一口吞了,自己不就逃过一劫了?可以说,在生存这一方面,鳑鲏是出了名的行家里手。
租借别人的“子宫”
除了生存能力比较出色以外,鳑鲏的繁殖能力也比较出色。在繁殖期间,雄性的体色会变得十分艳丽,就像彩虹一样,这样就能吸引更多雌性。
而雌性鳑鲏在这时候会长出一个产卵管,也就是尾部突然多出来一根管子。当所有器官都发育完全以后,鳑鲏就可以进行轰轰烈烈的繁殖活动了。
只不过,鳑鲏在繁殖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租借别人的“子宫”来进行繁殖的。怎么来理解这个意思呢?
简单来说就是,雌性鳑鲏将产卵管插入到附近的河蚌中,然后在贝壳的鳃里面产卵,或者干脆在贝壳的套腔内产卵。
当雌性鳑鲏把卵子注入到贝壳里面以后,雄性鳑鲏再对贝壳内注入精子,直到贝壳里面的卵子变成受精卵为止。可以说,在鳑鲏夫妇繁殖的过程中,贝壳完全就是充当着一个代孕工具。不得不说,在“投机倒把”这方面,还没有哪条鱼可以比得过鳑鲏。
当然了,鳑鲏之所以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防止卵子被其他鱼类给吃掉。比如像麦穗鱼这种鱼,就是鳑鲏卵的天敌。一旦遇到麦穗鱼以后,那鳑鲏夫妇就得绝后了。在这种情况下,贝壳就成了鳑鲏夫妇延续香火的不二之选。
由食物到宠物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问了,说了这么多,那鳑鲏这种鱼究竟能不能吃呢?或者说它的味道究竟怎样?关于鳑鲏的烹饪法则,一般是选用油炸。毕竟这种鱼儿特别小,如果放到水里面煮,基本上就化成汁了。所以只能裹上面粉油炸,才能保证其原汁原味。
当然了,在料理鳑鲏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鳑鲏的内脏给去除。尤其是胆囊,如果不将其去除的话,到时候鳑鲏的味道将会异常苦涩。别说是吃了,就算闻两下也会觉得恶心。
由于鳑鲏的料理过程太过于繁杂,以至于欧洲那边直接将其称之为“苦鱼”。
也正是由于鳑鲏的味道实在不咋地,所以在以前的菜市场里,鳑鲏基本上都没人要。就算有人买卖鳑鲏,那也是给阿猫阿狗当做饲料。
如果买的量稍微大一点,那就是给鲶鱼等肉食性鱼类充当饲料。反正要让人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在某些地方,鳑鲏居然卖到了5-10元/条的价格。这又是为何呢?难道鳑鲏的味道突然变鲜美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也是目前的宠物市场兴起了。繁殖期的鳑鲏为了求偶,体色会变得异常艳丽,呈现彩虹般的“婚色”,透明的鱼鳍也很闪亮,观赏价值很高。
当年日本天皇被鳑鲏的彩虹美色诱惑,于是派人来到我国的太湖寻找艳丽鳑鲏。把这些鳑鲏运回日本后,它们立马就变成了皇家鱼池的新宠。
随着日本人养鳑鲏的越来越多,这股鳑鲏热慢慢就在东亚各大宠物市场弥漫开来了。除了鳑鲏以外,像鱊、田中鳑鲏等22种同类型的小鱼,都成为了宠物观赏鱼的潮流。它们纷纷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怎样养好鳑鲏?
只不过,钓鱼人看鳑鲏头疼,养鱼人想养好这些小鱼也不容易。
关于怎么养鳑鲏,这里面也有很多讲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鳑鲏数量。如果是在普通的50厘米鱼缸内,一般养50条鳑鲏效果最佳。因为这些数量的鳑鲏,刚好承载了水箱中的耗氧量,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其次就是要让鳑鲏处于一种暗光的环境中。最好在水箱的三侧做好背景板,这样就能给鳑鲏营造一种咖啡厅一样的暗淡氛围了。
第三就是给水箱里增添一些陪伴生物,比如底栖鱼、小虾小蟹等。因为鳑鲏的生活是依赖这些陪伴生物的,有了陪伴生物以后,鳑鲏的寿命能更加持久。
第四就是在水箱里饲养一些河蚌。这个想必不用多说,因为河蚌就是鳑鲏的繁殖工具,有了它鳑鲏才能延续子孙后代。
当然了,如果在养殖过程中,鳑鲏死了一大片。那也不要着急,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鳑鲏属于一种物竞天择的生物,普通鳑鲏由于适应不了水箱的环境,翻白了也很正常。但后面留下来的,一般都是鳑鲏里的精英,所以只要把那些精英们养好就行了。
反正还是那句话,养殖手段千千万,只要找到适合自家鳑鲏的养殖方式,那样就OK了。至于鳑鲏能养成什么样,完全听天由命。如果养殖的鳑鲏全死了,那也没办法,谁让这群鳑鲏里没有精英呢?
结尾
鳑鲏作为池塘里的一种小精灵,一直都没有什么好名声。钓鱼人对它恨之入骨,美食家对其避而远之。但作为一种观赏鱼,鳑鲏却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待遇。
毕竟老话说的好,就算你浑身缺点,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优点。只要哪天这个优点被别人发现了,接下来就离转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