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浸入式学习是最好的英语学习方式吗?
上班时候忙东忙西,总是很难找到大块时间读书、思考、整理。今年,有幸偷得一年闲暇,停工留学。研究生学习一个月来,自己对语言、对英语以及英语教与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愈发觉得语言实在是太有趣了,有太多待我探索与挖掘的领域。今天跟大家分享最近所学与所读的一点小思考,希望未来能够持续输出
(立易拔难flag...)
这个周导师Troy 带我们讨论了单语论()和沉浸式英语教学,或称全英文课堂( / only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我这一周的收获。因为所读书籍均为外文书籍,对一些术语的中文翻译不太熟悉,也没有时间去一一核查,可能存在翻译不规范的现象,欢迎大家指正~我也会给每个术语注上英文,减少误解。
相信对于每个英语学习者来说,全英文课堂或沉浸式英语学习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很多地方都要求教师全英文上课,大家也几乎一致认为,要提高英语就要最大程度减少中文输入,增加英文输入。曾经我也如此认为。
但是,这个广泛流传的想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大家会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学英语方式。这是因为我们认为母语会抑制英语的学习,或者说一语会抑制二语的发展,尤其当两种语言差异较大的时候,就比如英语和汉语。我们总有种错觉,英语学习时犯的许多错误都是因为从汉语直接迁移运用( of )造成的。这一想法催生了“对比分析( )”。该假说认为,二语学习中犯的错误是由一语的负迁移作用造成的,一语与二语差距越大的地方,越是容易犯错之处。因此该假说研究比较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并基于此预测学生在二语学习时会犯的错误。然而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并非全由母语负迁移作用造成,很多二语学习者犯的错误和母语学习者在习得语言过程中犯的错误是一样的,而且二语学习者往往清楚哪些语言特征可迁移哪些不可迁移。
鉴于对比分析假说无法很好地解释这些问题,学者们又提出了“偏误分析( )",这一理论致力于分析学习者犯的错误,借以了解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掌握情况。它与对比分析的不同在于,它抛弃了“错误是由一语负迁移造成的”这一前提,同时也不依据语言的不同对学习者会犯的错误进行预测。根据研究结果,偏误分析把学习者常犯的错误归为两类,一类叫“发展性错误( )",一类叫"干扰性错误( )"。发展性错误即我们上文提到的,母语者一样会犯的错误,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普遍性错误,任何学习此语言的人都会犯的。这类错误最能揭示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干扰性错误由母语干扰造成。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母语与二语的关系并不简单。一语在某些方面确实会干扰二语的学习,但整体而言一语的发展能够促进二语的学习。因为我们在习得母语时构建的对世界、对环境和对语言的认知能够有效迁移到二语学习中,并发挥有益作用。同时,跨语言对比(- )也能够强化学习者对二语的理解与掌握。目前,已有无数研究表明,母语的发展程度与二语的发展程度紧密联系,母语越好的人,越容易学好二语。而制约母语的发展,不仅会损害二语学习,还可能给学习者带来身份认同危机。这一问题在母语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学习者中更为突出。因为抑制母语的学习其实是在传递一种语言等级论( ),认为二语比一语更重要或更优越。
除了我们对一语的错误认知之外,我们对"类母语者能力(-like )"的执着追求也是沉浸式英语学习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几乎每一位英语教师或英语学习者都渴求达到类母语者水平,但我们很少思考这一概念从何而来,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有些学者认为这一概念可追溯到乔姆斯基()对能力()的定义,他认为能力是说单一语言的母语者脑海里全部的语言知识。这里强调的“说单一语言的母语者”逐渐发展出了后来的单语论偏见( bias),因此这俩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P.S.谁能想到语言史上还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视多语者为怪物,单语者为正常人呢
)
谈了这一概念从何而来,那它具体指什么呢?其实它真没有具体所指,因为首先母语者水平( )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因为不同的母语者语言水平不同,我们到底该找哪些人作为参照样本?目前做的母语者与非母语者对比研究中都是默认找教育水平较高的母语者做参照,然而这也是一个很模糊的标准,本科算高,还是211算高,还是985??其次我们能够获得的母语者参照样本总是很小的。再者在英语成为一门全球通用语( )的今天,到底谁是母语者,已经是一个很难定义的问题了(P.S.母语或非母语使用者,标准英语等这些问题又可以谈好多...)。所以类母语者能力实际上更近乎于一种理想,一种抽象概念,而非有具体数据支撑的实指。如今,领域不少专家在反对追求类母语者能力,因为他们认为提倡此就是在宣扬单语论偏见,而单语论偏见把母语者放在中心位置,学习者被放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他们永远无法掌握目标语( ),永远只能是一名学习者,无法成为真正的使用者,他们的语言永远不是我们所谓的标准的语言,而是对母语者拙劣的模仿,并且他们的语言水平评判标准永远掌握在母语者手里。这一问题其实还导致了对外教的过分追崇等现象,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要谈好久的话题了。
总而言之,对全英文沉浸式学习过分的追求源于我们对母语与二语关系的错误认识,同时这一追求背后的类母语者水平目标进一步加强了单语论偏见在社会上的传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或整个社会应该提倡的不是"减少性双语教学( )",而是“添加性双语教学( )",即发展学生的二语能力的同时,鼓励并支持学生母语的发展。母语与二语不是简单的是或否关系,二者可以有机融合,而要实现二语的有效发展也必须重新思考与定位二者的关系。
文章有些长,感谢你耐心读完~愿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书目:
,L. (2018). .
, K., & , J. J. (2017). : A .
, P. M., & , N. (2013).How are 4th - for .
, J., & Rose, H. (Eds.). (2017). in : , , and .
, P.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