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
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
卡夫卡在《变形计》中描写了一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变形记》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以下是应届毕业生读后感网站为大家整理的一篇1200字的读后感。
卡夫卡的《变形记》创作于《变形记》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随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交织在一起,情节扑朔迷离。人的本能、无意识的主观感受、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错综复杂环环相扣。而《变形记》这部小说正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变形记》的故事情节看似荒谬,然而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曾是格里高尔的巨大甲虫无可奈何只能蜷缩在萨姆沙一家屋中的角落,惊慌而又忧郁紧紧地伴随着他。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值得欣喜的是一开始家人们没有忘记他曾是这个家庭至关重要的一员。他的母亲试图关心它却又不敢接近,格里高利的妹妹,聪明的葛蕾特敢于接近并关心他。然而毕竟格里高尔是一只甲虫,他逐渐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当然他没有忘记他还是家庭的一员,他有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他失业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亲欠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一个月后,在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的'环境下,悲剧的种子渐渐埋下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他怀着深情和爱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死了。曾经他试图靠自己改变一切,甚至想重回职位,可在小说构建的被异化的环境中,一切抗争都变得徒劳。结果只是—— ‘痛苦的死,’老妈子用扫帚将格里高利的尸体远远地拨到一边去。”
格里高尔深受命运的不公。他一心为家人,他何尝会想到最终把他推向死亡的正是他胆小怕事的母亲,他严肃易怒的父亲和他善良聪慧的妹妹。他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人性难道真的泯灭了吗?格里高尔初变甲虫时难道家人的同情都是假象?难道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绝望而死?究竟为何让曾经血浓于水的亲情一瞬间成为泡影?是人性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是时代造就的吗?他的无助,那种被束缚在异化环境中的个人与四周那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处处都存在的力量,所作的毫无希望的挣扎,才是厌恶之所在。为什么我们厌恶?因为厌恶即恐惧,恐惧他的无助,他无能为力。可我们厌恶的可能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变形记》这部小说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正是通过表现人的异化来反映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卡夫卡《变形计》读后感】相关文章: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01-15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1000字09-10
《变形计》观后感5篇02-02
《变形计》观后感14篇01-15
最新关于变形计的毕业论文提纲10-16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精选三篇04-27
空城计读后感100字11-11
海边的卡夫卡语录08-18
海边的卡夫卡好句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