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出殡,各路文豪齐聚送行,为何郭沫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去世,享年55岁。作为一代文坛大家和民主战士,鲁迅的离世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当时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停放鲁迅先生遗体的万国殡仪馆,瞻仰鲁迅先生遗容。葬礼实行公开吊唁,第一天来的人就有五千多人。由于前来悼念的人太多,原本计划开放一天的悼念,一直持续到了10月22日,鲁迅先生出殡的那一天。
鲁迅先生丧礼规格极高,比如当时鲁迅治丧委员会的成员,有蔡元培、宋庆龄、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茅盾等等,他们无一不是社会名流。而在鲁迅先生出殡时,有十六个人为其抬棺,名单如下:
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
这些人同样个个来头不小,比如名单上第一位的胡风,乃是当时左翼作家联盟的领袖。巴金先生则是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聂绀弩是文学杂志《海燕》的主要创办人之一,陈白尘则是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中国的果戈理”……
总而言之,鲁迅先生的葬礼在当时的上海是盛况空前的,上海民众和当时中国的社会各界名流,纷纷到场为其送行。然而,在当时同样是圈内名人的郭沫若先生,却未曾到场。
许多人猜测,这是因为郭沫若和鲁迅向来不和,关系极差。
历史上的郭沫若和鲁迅确实有过一段时间非常不对付,双方互相看不惯,甚至于各自在报刊发文互怼,在当时的文学界也算是一段趣事。
郭沫若和鲁迅这两人其实有着比较类似的经历,同样都是弃医从文,都去日本留过学,但相同的经历并没有增进他们的关系。正所谓“文人相轻”,作为当时的两大文豪,郭沫若和鲁迅因为文学主张不同,长期是处在一个不对付的局面上。
郭沫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后起之秀,想法文风激进,他对于鲁迅这些所谓的前辈们代表文学风格,并不是太感冒。他和郁达夫等人创办的文学社团“创造社”,发起文学革命,向鲁迅等前辈发起挑战。
鲁迅何许人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人物,哪能惯着你这些后辈。于是也发文反驳,而郭沫若也见招拆招。
尤其是郭沫若曾化名杜荃发表了一篇题为《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的文章,称鲁迅是“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等等,给鲁迅先生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二人的关系自然也就不怎么好。
道不同不相谋、两位文学大师生前观点不同、并发展成互相攻击、郭沫若不去参加鲁迅先生葬礼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鲁迅先生和郭沫若的矛盾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他们更多的只是性格不合,文风差异,文人相轻,他们总的立场还是一样的,他们均是才情盖世的文人,也都是坚贞的爱国者,不管私德怎样,这一点“认证”俩人都是没问题的,谈不上互为仇敌。
对此,鲁迅先生也发文解释过:
例如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然而小报却偏喜欢记些鲁比茅如何,郭对鲁又怎样,好像我们只在争座位,斗法宝。
所以,关于所谓的人身攻击,其实不过是一些无聊之人人云亦云罢了。这里需要提一点的是,关于说郭沫若最狠的那一句“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其实鲁迅先生并没有说过。虽然鲁迅先生确实曾说过有人是狗,但那人不是郭沫若,而是梁实秋。鲁迅先生曾在《拓荒者》上发文,说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
其实,郭沫若先生作为鲁迅同一阵营的民主战士,鲁迅去世,他于情于理都会来的。之所以没有来,是因为来不了。
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郭沫若写了一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猛烈抨击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因而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1928年,郭沫若流亡日本,这一走就是十年。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再次合作,郭沫若才返回国内。
所以当时的郭沫若因为被通缉,还在日本流亡,他根本无法赶回来参加鲁迅先生的葬礼。不过,当郭沫若收到鲁迅先生的死讯之后,为其写下挽联和悼文,以表悼念。其中一幅写道: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郭沫若曾在文中描述自己当时的状态:
“我的眼睛便不知不觉地酝酿起雨意来”
当然,这里面不排除作秀的嫌疑,郭沫若本人这边,长期以来对于鲁迅没啥好感,甚至有点厌恶,当不是乱揣瞎说。可以说,假若不是形势比人强,鲁迅突然被推上神坛,郭沫若的态度也未必会陡然翻转,后半生甚至动辄“谬托知己”起来。
但如果是这样,则可以更加确定,如果不是因为在日本回不了国,郭沫若是一定会去参加鲁迅葬礼的。毕竟郭老一生,都是很懂得察看风向的,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哪怕不是真心给鲁迅先生送行,至少也能塑造自己尊重前辈,不计前嫌的良好形象。